10月6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忻州古城景區(qū)內游人如織。夜晚紅燈籠次第亮起,游客們的笑聲在青石板街上流淌,爆滿的民宿里飄出月餅的甜香。而此時,忻州供電公司古城供電服務站的岳旭文站長正帶領保電隊員用紅外測溫儀測試景區(qū)所有變壓器的溫度。

"財神廟變壓器溫度升了3度。"對講機里傳來年輕隊員小張的聲音,"檢查一下,三相負荷是否平衡。"這支由黨員和青年員工組成的隊伍,是這次保電的主力軍,既有沉穩(wěn)干練的老師傅,又有熟練操作儀器的年輕隊員,他們分成三組,每天沿著古城周邊的線路巡視兩次。
青年突擊隊的宋東陽和同事王雍涵在電纜井內,仔細測試記錄著電纜的溫度。這個剛入職一年的小伙,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各時段的負荷數(shù)據(jù)。"這條線路連著二十多家民宿,今晚都住滿了。"他輕聲說,"不能讓任何一家突然斷電。"
古城墻下,兩輛應急發(fā)電車和一輛應急照明車隨時待命。黨員王俊偉拍著印有"國家電網(wǎng)"標識的發(fā)電車說:"這就是我們的'定心丸'。"
深夜十一點,保電隊員按照工作計劃,仍在工作著。雖是秋風瑟瑟,可巡視一圈下來,個個臉上都是汗水,但沒有人因為累停下手中的工作。
月光灑在古城翹起的飛檐上,與萬家燈火交相輝映。岳站長掏出手機,拍下這安寧的夜景發(fā)到工作群:"今夜古城無恙,所有民宿供電平穩(wěn)。"
這個節(jié)日國慶和中秋相隨,感覺月亮特別的亮,而比月亮更亮的,是守護者們徹夜不眠的身影。他們用專業(yè)和堅守,讓千年古城在現(xiàn)代燈火中煥發(fā)新生,讓每一個遠道而來的游客,都能在溫暖的燈光下,享受忻州古城的慢生活。